close

夜市

恒川光太郎 Tsunekawa Kotaro
皇冠出版社

 翻開書頁,心思還在被書名與過去的印象迷惑。

印象中的夜市,不就是嘈雜熱鬧、摩肩接踵、夜如白晝的景象嗎?
隨著恆川先生簡格優雅的筆路,夏夜的清涼重現,在某一處只有蟬鳴、蝶聲流傳,與學校蝙蝠呢喃叨唸的荒僻地方,安靜,罕有人聲起伏昂揚的圍巷,在我心中將夜市的印象重構。

夜市一書,將日本對於美的意象,作了多種的呈現。

不若西方文學的演譯鋪陳與細膩寫實,也非中國文學的言簡意賅、寓意深遠豐趣,恆川光太郎採取了日文文學獨特的勾勒筆法,將場景、人物、因果等等元素,簡單又確實的語句,將輪廓清楚畫出,既令人易懂,同時又留下許多韻味與可延伸的想像空間。

在故事的結構上,也與以簡化,場景切換不多,主要人物三名,卻能夠在短短的篇幅裡將角色充分發揮,立場各自成立、衝突,卻也無分對錯,每個人的動機明確、意向簡單,卻又僅僅鍥合,這又是一個精采的地方。

交易,也就是所謂的〝對價〞交換,亦可以衍伸到經濟學上機會成本的概念,也就是在有限、有形、有向的宇宙中,什麼事情、什麼東西都有代價。換什麼、花什麼、以多少的代價,完全取決於交易雙方的意思。

而故事的主要場景,夜市,便是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機會成本與代價,以更加具體可臆的邏輯概念加以呈現。換什麼、花什麼、以多少的代價,雖然有些看似荒謬、誇大、不可思議,卻也隱含如此的寓意──扭曲了原本自然面貌而強求的事物,代價往往更高,尤其是人在基於貪念妄想的時候,縱使一時如意,依然難保一好下場。


主角兩兄弟在年幼時誤闖夜市,在當晚,兩人分別依個性與直覺作了一個決定,卻無法預期這個決定竟能徹底扭轉兩個人的一生。從故事開頭一直待我看到弟弟的境遇,甚至放下書本,這才發覺,弟弟的即時警覺與當機立斷,尤其往後的奮發,將弟弟儘管漂泊坎坷的命運歸攏、堅實,方向既明確,又正向;反觀哥哥一時無知所做下的決定,以至於終究自我放逐毀滅,雖然是因為深切的自疚難遣,於是決定自我犧牲,卻也不可遮代哥哥的痴昧與軟弱。

終究,一個人往前走,一個人永遠停留。

兩個角色,從性格上、境遇上、甚至心靈上,也多呈現出強烈對比,因此即使篇幅不龐巨,故事的深度與閱讀趣味依然不減反增。


儘管並非傳統分類的Happy Ending,似乎不完美,又似乎,沒有比現在這個境況更好的結局?處於一抹模糊的地帶,反到映襯出貫穿整篇文章的主題──一汪模糊的記憶窗格,在這個窗格裡晃過的人影,到底存不存在呢? 或者,忘記了,沒人記得了,就代表著不存在嗎?

我們的存在,是否終究得透過旁人的記憶與感受,來證實呢?

如果再也沒有人記得我,那會是如何悽涼孤寂的感受?

如果再也沒有人記得我,我就不存在了嗎?



我想,這個帶著點驚悚的餘韻,就是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了吧X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na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