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你走向世界──《科索沃海明威讀書俱樂部》



寶拉‧包林‧韓特莉

允晨文化出版



剛開始閱讀本書你很容易就接受這是本日記。

她令我想起一、二年前曾經閱讀過的國家地理雜誌對中東國家的數篇報導。



然而,隨著頁數流過,逐漸令我發現,現實與小說給我的感受分野竟是如此模糊混同。許多都市生活的細節,是多麼的親近我們盛平國家的平凡,卻也有更多情景,是我們無論如何以想像力追逐,卻難以挈拿的?



作者在行文間不時流現出對環境體會的細膩、與對許多意外的發生所懷抱的感激。因為細膩的感受性,使得這本日記呈現小說般的優美,然隨著作者踏實懇切與關懷的雙眼,彷彿開了一扇窗,我們將能夠得到某種程度上對於塞阿兩族關係客觀的認識,認識一個民族,如何在打壓中站起身來,重新拉開微笑面對存活下來的同胞,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與仇恨?



經濟強國美國與飽受戰亂與歧視迫害、嘗盡「不公對待」滋味的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民族,兩者何只語言?文化背景更是天壤之別!作者韓特莉女士因工作之故,藉由《老人與海》當中所描繪的共通經驗與情感,逐漸搭起人與人之間跨越種族鴻溝的良善美好的橋樑。

本書中,隨處可見文化上的歧異。
舉個最顯著的例子,阿族人重視家族觀念,對於親族的想念、血緣的羈絆,可以使阿族人痛徹心扉,同時卻又是他們自廢墟中重新開始的最大動力。
換作是現代化、卻著重於個人主義的西方國家,又會是如何呢?

阿族人代代承襲的傳統觀念在西方人眼裡看似束縛嚴矩、縛手縛腳,但卻維繫了相當強大的情感力量。反觀強調自由的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,老得講條件、動用協商的親子對待,就好像政策一般,各有其長。

家庭教育、親子關係,從來沒有人可以確定哪種方式最好。不過,本書中作者的接觸與感慨,倒也不妨作為新舊觀念交替之中,現代台灣人的良好參照呢?

我們的傳統與忍耐,帶給我們堅忍、面對困難亦不逃避的性格與力量;現代化的思想,亦為我們帶來自由與奔放,多種可能的選擇。如何捨短取長,不只是阿族人,同時一直是我們需要重視的課題。


在這裡,你不會看到地位懸殊的協助與受助者各倨一方;或者大義凜然、嚴肅的反省說教,相反的,你可以發現,從各國前來的援手往往有著難以使力的困窘,迫切需要協助的一方,卻擁有著外界意料不及的再生力與復原的決心。



到底是誰在幫誰,或者誰真的幫得了誰呢?事情並非總是表面上輕易能見到的那樣。



外界有著法科文上豐富的經驗與穩健的制度,但,阿族人擁有從迫害與恐懼中掙扎、重新立足的心路歷程與決心。



正如同書中所說的,有形的國牆、家舍可以被摧毀;無形的知識、法律可以被燒滅;但只要堅持下去,人們的心,尊嚴卻可以重生、甚至更形堅固頑強,然後,希望會不斷的傳衍下去。





他們的堅強與樂觀,使我深深感動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na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